近日,生科学院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工程中心团队成员吴智华老师的课题“耐旱基因关联的SSRs揭示新疆胡杨和灰杨的遗传多样性”获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塔里木盆地生物资源保护利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2020年开放基金重点项目。该重点实验室由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工程院院士邓秀新教授任学术委员会主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首批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塔里木大学副校长张利莉教授任主任。
此次重点课题的获批加强了生科学院与塔里木大学的科技合作和学术交流,是生科学院在新疆建设野生啤酒花资源圃、秸秆资源转化与利用实验基地、药食同源红花资源圃与利用研究基地,以及对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的药用植物资源分布进行调查与鉴定后的又一项重要进展,为开展边疆地区野生资源的科学研究和保护利用提供了学术基础。
图:新疆胡杨林
我国91.1%的天然胡杨林分布于新疆,胡杨和灰杨是维系新疆极端干旱区生态平衡和沙漠“绿色走廊”的主体植物资源,而且是优异的抗逆林木基因库,在新疆干旱区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耐旱基因关联的SSRs揭示新疆胡杨和灰杨的遗传多样性”课题结合生物信息学和分子遗传学等技术手段,挖掘胡杨抗旱基因关联的SSR标记,以此对新疆胡杨、灰杨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揭示胡杨、灰杨的遗传关系和群体结构特征,明确胡杨、灰杨核心种质在新疆的空间数量格局,构建胡杨种质资源信息化数据库。在全球胡杨资源日趋减少的背景下,开展胡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具有全球植物资源保护的战略价值和实践意义。
近年来,生科学院与塔里木大学李志军教授团队保持密切合作,合作出版学术专著《胡杨和灰杨抗旱的生理及分子机制研究》,以吴智华为共同第一作者合作发表了SCI论文“Short‑term transcriptomic responses ofPopulus euphratica roots and leaves to drought stress”,并联合申报了国家自科基金-新疆NSFC联合基金重点项目。
(撰文:刘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