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热线:027-67843940 旧版入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西壮剧

作者:赵汶慧   编辑:高婕   审核:林毅红   上传:蓝李丹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24日 08:28   浏览量:   

壮剧,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传统戏剧,2006年5月20日,壮剧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壮剧又叫“壮戏”,旧时壮族自称“布托”,意即“土著者”、“本地人”,把壮戏称为“昌托”即“土戏”,以别于汉族剧种。壮剧是在壮族民间文学、歌舞和说唱技艺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因方言、音乐唱腔、表演风格和流行地区不同而分为广西壮剧(北路壮剧、南路壮剧、壮师剧)、云南壮剧(富宁壮剧、广南壮剧)。其多用当地壮族方言演出,唱腔曲调丰富。

(广西壮剧,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一.广西壮剧的历史渊源

壮族民间戏剧主要剧种可以划分为:南路壮剧、北路壮剧、壮族师公戏剧。

广西壮剧诞生于清代乾隆年间.大约在清初已初具规模,清代中期有自己的剧作者、剧本和戏班。雍正时期已经比较成熟了。清同治、光绪年间的北路壮剧最早称为板凳戏,起源于民歌、唱诗和曲艺,原是壮族民间说唱的一种坐唱形式。劳动之余,由二三人坐在板凳上唱故事。清康熙年间出现的手抄唱本央白平调《太平春》,即是板凳戏唱本。乾隆年间北路壮剧逐渐开始组织演出活动,后来到了清嘉庆年间的1815年,在壮族南部出现了半职业性的壮剧土戏班,当时土戏艺人已经传承了七代。第七代班主黄永贵在参加粤剧班的过程中抄了60多个粤剧剧本,与第五代班主廖法仑合作将剧本译成壮语并演出。黄永贵根据章回小说《五虎平南》的故事情节编演了赞颂壮族民族英雄的大戏《依智高》,从此奠定了北路壮剧的基础,并出现兴盛的局面。

南路壮剧最早形成于清道光年间。马隘人黄现炯早年流落南宁,在邕剧班当伙夫。他在1845年返乡时,将邕剧带回故乡并组班演戏,称为马隘土戏。初时用汉语演唱,但因演员不会汉语,改为由师傅在后台唱,演员在前台演的双簧形式演出。辛亥革命前后,南路壮剧逐渐发展为唱做合一的戏曲形式,改唱当地民歌,用壮语演唱,但仍保留了后台提词的习惯。新中国成立后吸收流行在当地的壮族提线木偶唱腔,使南路壮剧的唱腔更为丰富。

(广西壮剧,图片来源:小红书账号:水密逃)

二.广西壮剧的文艺特征

唱腔:由于壮剧是由7种流行在壮族人民生活区域的戏剧种类共同组成的,所以壮剧的唱腔也是复杂多变的,并不是统一的模式。壮剧的主要唱腔叫正调,女角色起唱都带“快哥来”3字,意即是“哥快来”,男角色起唱都带“依阿里”3字,意即是“妹在哪里”。北路壮剧的音乐唱腔属联曲体形式,唱腔主要包括正调、平调、卜牙调、毛茶调、骂板、恨板、哭调、哀调等,部分角色有特定唱腔。除正调外,还有供不同角色使用的几种唱腔,如武士用“武公调”,老人用“老汉调”,丑角用“丑角调”等多种唱腔。南路壮剧包括壮族提线木偶戏和马隘壮戏,唱腔主要包括平板、叹调、采花、喜调、快喜调、高腔、哭调、寒调、诗调等。南路壮剧在行腔时,还采用“一人唱众人和”的帮腔形式,演员在台上演唱,乐队在后台助唱。壮剧主要唱腔的唱词,都保持了壮族传统民歌的特有韵律结构、押腰脚韵形式。

(广西壮剧《苍梧之约》剧照,图片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乐器:壮剧的伴奏乐器主要是马骨胡,用马腿骨做琴筒,金属弦,比京胡细长,音色清脆、明亮。配器是土胡、葫芦胡和二胡、三弦、箫筒或笛子,有时吹奏木叶作为辅助,此外还有木鱼、小鼓、大钹、星锣、高边锣等打击乐器。其中以师公戏的蜂鼓最有特色,音色沉厚,音响如瓮瓮声。壮剧的伴奏音乐,一般采用多声部的手法,各种乐器定弦不同,在旋律上形成多种的和声关系,演奏起来饶有情趣。

北路壮剧主要以马骨胡、葫芦胡、月琴等伴奏乐器;南路壮剧主要以清胡、厚胡、小三弦等为伴奏乐器;壮师戏以蜂鼓、锣、钹和无膜笛为伴奏乐器;富宁壮剧主要以土锣、土鼓、错、钹和土二胡、土三弦、笛、唢呐等为伴奏乐器。

(广西壮剧乐器:蜂鼓,图片来源:广西艺术音乐实验教学中心)


(广西北路壮剧乐器:马骨胡,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演技:南北路壮剧的表演,皆有特色。北路壮剧的表演,生、旦都拿扇子,丑行彩旦用团扇,小生、花旦用折扇。南路壮剧的表演,角色也有分工。花脸分大小花脸,小生有文生、武生,旦角有正旦、武旦、老旦。师公戏的表演,早期有72种面具,每种代表一类人物,各有自己的典型身段。以后创作、改编演出的《红铜鼓》《夜明珠》《玫瑰花》《百鸟衣》《水轮泵之歌》等,皆博得观众的好评。壮师戏表演初时着红衣戴木面具,后改为化装着戏服。

三.广西壮族的剧目对汉族剧目的吸纳

无论是北路壮剧、南路壮剧还是师公戏,都有大量的剧目源自汉族,比如《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董永》《薛平贵》《女驸马》等,这些剧目在汉族戏剧中都极具经典性和流传度,各路壮剧将这些剧目移植过来再进行改编,最终成为壮剧经典剧目,体现了壮汉民族戏剧的深度交融。从壮剧剧本对汉族经典剧目移植和改动的幅度上看,各路壮剧将这些剧目移植过来再进行改编,最终成为壮剧经典剧目,体现了壮汉民族戏剧的深度交融。

早期壮剧艺人对汉族戏曲的吸收还是直接引用的,将汉族的优秀戏剧直接引用,用自己的土语来演绎,直接引用汉族剧目对壮剧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其加快了壮剧壮大的脚步,进一步拓宽了壮剧的表现空间。如此丰富的汉族剧本、故事在壮剧当中的演绎充分说明了壮族戏曲对汉民族文化的主动接受。究其原因,首先,壮族历来与汉族接触频繁,汉代时期壮族人民就在汉族统治者的引导下接受汉民族带来的中原文明,后朝更是有不少壮族人像汉人一样考科举求功名,并获得了较高职位,北路壮剧第八代戏师黄永贵就是在南宁科举的过程中结识邕剧以此改良壮剧的。所以壮族人民相比于其他少数民族更早地认同了汉族文化以及社会体系。其次,大多数壮族百姓对中原的传奇故事充满好奇,这也是他们了解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知识的一个重要渠道,在娱乐的同时还寓意教化,易于主动接受。

(广西壮剧剧照,图片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结语

各民族共同生活在华夏大地上,享受着相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各民族拥有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同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共享传统并传导共同的价值观和公共文化。戏剧作为大众传媒的形式之一,具有宣传和文化积累的功能,尤其作为地方土戏的广西壮剧更是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影响力大的特点。广西壮族戏剧在传承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融合汉剧的剧本内容和演绎方式,将汉族优秀民间文学与本民族的艺术形式相结合,构成了新的文化形态,颂扬着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形式却又相同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品格,每一次的展演都是一次创造和巩固集体认同感、自豪感的过程。广西壮剧通过对汉地剧目进行改编、创造、本土化、再经典化,又结合政治时事创编壮乡生活剧,通过一系列相同的理解、情感、抱负、观念,将其间的文化共性和认同意识不断凸显,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有极为重要的功能。

Copyright 2014 版权信息 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民族学博物馆
技术支持:武汉民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鄂ICP备05003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