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美术学院的邀请,2022年10月28日下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丁宁教授为学院师生带来了一场主题为《国际特展与文化博弈》的学术讲座。讲座主场在光谷美术馆学术报告厅,线上线下同步展开。讲座由占跃海副教授主持,学院院长吴海广教授和学院师生共同参加。
丁宁老师现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国际双年展策划委员、教育部美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等。
丁宁教授介绍了国际特展的三种主要类型,即“临时展”“引进展”和“海外展”,结合具体的展览事件对此做了详细的描述与分析。国际特展对展览场馆的学术定位、场馆负责人和策展人的时局眼光、学术能力、组织能力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临时展”须租借作品以组成展览,规模大,展品特殊,筹集时间长。2019年法国卢浮宫举办的“达·芬奇展”属于临时展,该展览筹集馆外藏品过程中意外遇到国家之间、机构之间的小摩擦,由此生发文化博弈问题。在“引进展”方面,丁宁教授集中分析《蒙娜丽莎》的几次海外展览,如在肯尼迪夫人的努力运作下,《蒙娜丽莎》1962年作为“文化使者”赴美展览,结合当时美国与法国的政治外交和国际形势,此次展览特别成功,且意义重大。1970年代,《蒙娜丽莎》一画的日本之行拉近了日本和西方的距离。在此期间《蒙娜丽莎》途经莫斯科,当时的普希金美术馆馆长争取到了短暂而难得的展览机会。“海外展”有助于文化走出去。1998年,中国大陆地区整合文物资源,在美国古根海姆美术馆等地举办《中华五千年文明艺术展》,规格极高,在美国社会获得极大的积极反响。结合此前台湾在美国举办的中国文物展《帝国的辉煌:台北故宫博物院珍品展》,《中华五千年文明艺术展》这个海外展承担着严肃的政治使命,加强了观众的“一个中国”共识。
主题讲座之后,丁教授与学院师生进行了学术交流。丁教授补充介绍了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正在筹办的关于中外青花瓷艺术的展览,以及他参与策划的北京双年展中中外艺术家的艺术视角等问题。在提问环节,同学们提出了涉及国际展中抽象绘画的政治性、艺术专业学生学习西方美术传统的方式与方法、美术展览中的文化交流等方面的问题,丁教授结合自身经历对此一一详细解答,鼓励同学们进一步学好中外美术史,欣赏经典作品,开阔视野,拓宽胸怀。丁教授的此次讲座让大家对国际特展与文化博弈等问题有了更深认识,意识到美术作品的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功能。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文字 |吴青
图片 |吴青
审核 | 程超
上传 | 纪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