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校友风采>校友动态>正文
扎根与融入|民大校友奋斗在基层(九) ——学院专辑之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篇
2022-05-02 文传  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校友会订阅号 2022-04-29   (阅读:)

前言


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引领广大毕业生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或扎根基层、扎根民族地区,或融入改革开放大潮,奉献青春,挥洒汗水。在平凡的岗位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积极贡献。

2022年开始,我们推出扎根与融入——民大校友奋斗在基层各学院专辑。本期让我们和大家一起来认识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三位校友李婵娟、李其文、黄成松,分享他们的故事。


扎根与融入


弘扬国学 诲人不倦的民大人

2001届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本科生 李婵娟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中文系教授、系主任



186F4



青年人的肩上要有国家大业


民大求学期间,李婵娟在一次次的自我挑战中树立了信心,在实践过程中意识到了青年需要担负的社会责任。

出于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李婵娟初入学校便加入当年学校的热门社团“玫瑰园诗社”。在一次诗歌朗诵比赛中,带有地方口音的李婵娟在身边同学的鼓励下,第一次小心翼翼地尝试了上台朗诵。“没想到最后还拿了比较好的名次,这大大增强了我的自信,让我更有勇气去挑战自己。”李蝉娟笑着回忆道。

说起当年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李婵娟仍记忆犹新。“当时的三下乡是由辅导员带领学生干部深入基层去了解当地的情况。”李婵娟和队友们去的地方是湖北省红安县,“当时的条件特别艰苦,居民的房子都是用黄泥巴做成的,很破旧,喝的水里还带有井底的沙粒。”在十几天的社会实践过程中,他们为县里的孩子们辅导作业,进行田野调查,深切体会到了基层物质资源和教育资源的匮乏。这次的实践活动让李婵娟印象深刻,她意识到青年人的肩上不仅有清风朗月,更要有家国大业。



潜心治学 春风化雨


大学毕业后,李婵娟成为了一名高校教师。李婵娟的课堂总是充满着互动,课堂氛围生动活泼,譬如她会穿着汉服给学生唱昆曲、宋词,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热爱。“李老师总是面带笑容地讲着她喜欢的古代文学,我能感受到她对古代文学的热爱,也能体会到她对学术的钻研精神,这些都令我印象非常深刻。李老师是一个很好相处的人,平时非常关照学生,不管是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会给学生很多的支持。”李婵娟指导的硕士生李蕙说,“选择李婵娟老师是我的正确选择。”

2020年,李婵娟获评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佛科院)“课堂教学十佳”,这令她十分自豪。这个称号的评选要求教学质量评价为全系前百分之十,并且要求获得省级以上的教研成果。佛科院共有19个学院,每个学院仅推选一名老师,在这19个老师中最终还要淘汰一半,因此这个称号十分来之不易。“这是老师和同学们对我极大的认可。”

课堂上李婵娟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课下她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参与学生的第二课堂,“我们文学社邀请李老师开设讲座,老师从来都不会拒绝。讲座结束后对于我们追问的很多问题,老师也会很耐心地帮我们解答。” 佛科院文学社社长莫静怡说道。李婵娟认为,古代诗词里面包含了很多传统文化的精髓,她希望通过讲座将这些精髓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海洋中遨游,得到更多的乐趣。




扎根佛山 热心推广国学经典


李婵娟先后担任佛山市国学经典诵读大赛评委、佛山市南海区中学生诗词大赛评委,多次受邀为佛山市南海区狮山中学、高明区中小学优秀教师国学培训班、高明区直机关组工信息员、顺德区人才发展服务中心、湖北经济学院大湾区校友会开设国学相关讲座。2020年受聘为佛山市教师教育发展促进会“国学进校园”活动专家,先后为佛山市各中小学举办九场国学讲座,受到了学生、教师及社会相关人士的一致好评。

“苏轼被贬黄州,没钱买羊肉,只能买点羊脊骨。他把羊脊骨放在火上烤,撒上调料,吃得津津有味。生活拮据,他就自己开了块地,和农人一起唱歌耕作……”李婵娟将苏轼一生的辗转流离,人生的高峰低谷娓娓道来,小朋友们听得津津有味。给小朋友们开讲座,李婵娟会讲述古人勤奋好学、精忠报国的故事,希望祖祖辈辈们流传下来的中华传统美德能够存留在孩子们的心中。对公务员类讲座的邀请,李婵娟会将古人积极入仕,精忠报国的情怀以及积极克服困难的态度传递给他们,希望他们能够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报效家国。

李婵娟常常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寻找佛山的当地文化。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更好地服务社会。她希望能有更多的当地诗歌在佛山的街头巷陌之间流传,增强佛山的文化自信,使佛山的精神文明建设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台阶。



扎根与融入


记录时代 勇担使命的民大人

2008届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本科生 李其文

海南省陵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

海南省陵水县县档案局局长

2016-2017年度“海南文学双年奖·新人奖”获得者





他,文采飞扬,用文字和诗歌记录生活和时代,以农民、农村生活为主题创作了大量作品,展现了我国基层人民的坚韧品性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踏实肯干,不忘责任担当,创建民刊、诗社,组织策划诗歌基层活动,丰富了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带领陵水文艺爱好者证明了“陵河诗群”存在的意义与社会担当。他,就是李其文。



做生活和时代的记录者:找寻每一首诗歌的命运


在大学期间,李其文以海南农村农民为创作题材,创作了《另一个世界》《骨子里的血液》《远,又不远》等优秀作品,并连续三年蝉联第四、五、六届湖北省高校新青年小说大赛一等奖。工作期间他创作的“海南作家原创作品系列”成为海南省作家协会资助项目,小说集《活中取炭》反映了在城乡发展进程中农村底层人物的生存境遇,以及他们对命运的不屈抗争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

2015年,李其文从全国809名青年诗人中脱颖而出,成为参加中国作协《诗刊》社第31届“青春诗会”的15名诗人之一。他的诗集《往开阔地去》由《诗刊》社出版。诗集中的100多首诗歌呈现了海南特有的大海、山脉、沙滩、岛屿和湖泊等海岛印象,表达了李其文的生命体验,体现了他对陵水这片土地深沉的爱。

李其文的大部分作品都有浓郁的“乡村味”和自然的气息。陵水是李其文的出生地,农村里的自然风光、农村人的生活劳作以及淳朴的民风深深地刻在了他的骨子里,启发他的思想,滋润他的心田,并深远持久地影响着他的创作。

李其文作为脱贫攻坚中的帮扶责任人,在工作中见证了贫困户脱贫的过程及乡村的发展变化。他所创作的《亚欠村的春天及其他》《田地的守望者》《一双沾有泥土气息的手》等诗歌作品,生动展现了贫困户的现实生活和脱贫致富的实践,记录了他在帮扶过程中的所思所感,表现了乡村之美及其中蕴含的美好人性。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他创作了《春天的回响》《长江,这是我们的呼唤》《在新冠病毒流行的日子里》等反映抗击疫情的诗歌作品,弘扬伟大抗疫精神,礼赞身边平凡英雄,汇聚齐心抗疫的强大精神力量。

李其文一直坚信,文字是记录的最好载体。他忠于生活和时代,将对生活和生命的体验通过文字进行恰到好处的表达和重构,让自己的作品发挥动人的力量。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建设文艺创作交流阵地


为了建设文艺创作交流地,打造陵水文艺青年精神家园,2016年6月,李其文和朋友一起出资在陵水北斗北文南四路租下了一间145平米的民房,在这里成立了陵河诗社。2017年8月,他又出资在陵河诗社旁租了一间300多平米的民房,成立了陵水复合艺术馆。他还创办了陵水文艺民刊《陵河文艺》《陵河诗刊》和“诗意陵水”微信公众号,积极鼓励、支持和指导陵水诗歌爱好者进行诗歌创作,使众多诗歌爱好者实现了从不懂诗、不写诗到认识诗、甚至尝试创作诗的巨大转变。同时,他们在椰林第二小学、隆广初级中学建设创作基地,开展诗歌走进校园活动,并指导隆广初级中学创办“希望的田野”朗诵班,给农村学生提供了认识诗歌、创作诗歌的机会,让诗歌的种子在农村落地、生根、发芽并结果。

李其文策划和推动了“为人民读诗”公益诗歌活动,在陵水复合艺术馆开展了以致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白衣天使、环卫工以及以“我们的节日”、“我和我的祖国”、陵水发展变化等为主题的“为人民读诗”公益诗歌活动,吸引了大批爱好文学的市民参与诗歌朗诵和交流。近几年着力推动的文化和文艺创作交流活动,已成为海南乃至国内具有影响力的文化活动品牌,促进了陵水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李其文说,“很多人认为诗歌是阳春白雪的活动,我在陵水开展的系列诗歌活动就是想让诗歌平民化、通俗化,让更多的老百姓认识诗歌、喜爱诗歌。”在一次“为人民读诗”的活动中,一位年近六十岁的村民上台朗诵了一首诗歌,结束后他握着李其文的手一直说谢谢。他说,他从未想过自己作为一个农民,能在有生之年站在舞台上读诗。在诗歌朗诵的参与者中,有环卫工人,有街头小贩,有抗疫战士,在诗歌的感染下,许多人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李其文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这让他更加坚定了一直走下去的决心。

在诗社和艺术馆建设起来后,李其文多次受到省作协的工作调动邀请,但他不忘建设阵地的初心,一直坚守着陵水青年诗人的精神家园,为陵水县文化事业和软实力的提升做出重要贡献。

李其文说:“创办民刊《陵河文艺》和《陵河诗刊》,建立陵河诗社和陵水复合艺术馆,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大学文学社团的延续。”在中南民大期间,李其文加入了采风文学社,并担任了第九任社长。李其文毕业已近14年,却依然清晰记得采风文学社的宗旨——“博采山川之灵秀,尽显学子之风流”。时至今日,李其文仍然以“民大人”自居,以“采风人”自居。李其文说,对他而言,大学是最重要的人生阶段,在民大,他不仅学到了知识,更找到了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

毕业后,李其文四次回访民大。“每次回去都倍感亲切,像回到家一样。”他说自己常常会想起当年第一次走进校门时的情景,会想起学校里走过的每一条道路,进过的每一个食堂,待过的每一栋建筑,会回忆起当年的老师和同学。他坚定地说道:“我始终是民大人,并永远为此而感到骄傲、自豪。”



扎根与融入


潜心文学 情系家乡的民大人

2014届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本科生 黄成松

供职于贵阳市委办公厅

六盘水市文艺理论家协会兼职副主席

在《诗刊》《星星》《光明日报》等刊发表作品数百篇



“提到家乡,没有一个人不热爱。贵州是我的家乡,我对贵州有着深厚的感情。”大学毕业的黄成松带着浓浓的乡土情结回到家乡贵州,与笔为友,与纸为伴,沉浸在贵州故事的书写之中。在他看来,文艺作品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在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拉美文化的神秘与魔幻,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我们可以看到藏地诡秘的历史人文和风土人情。”他说,“我也希望大家能从我的作品中品读到贵州的地方文化之美。”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


散文、诗歌、杂文、剧本……黄成松的写作风格非常多样。斐然的成就背后,是他多年如一日的坚持。在平时的阅读中,他更倾向于文学类书籍,并会以写作的方式进行输出。“要维持创作灵感,不间断的阅读是良方。”他说道。

在黄成松看来,每一种体裁都有独特的话语结构和表达方式,用不同的方法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在作品中得到美的启发和教育。黄成松的很多作品都是从“我”出发,写自己熟悉的生活,身边的人事,平凡人的喜怒哀乐,以及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和思考。2019年,黄成松创作的中篇小说《鸳鸯墓》被改编成电影。对于从作家到编剧身份的转变,黄成松认为,“作家也好,编剧也罢,都是文字的搬运工,两者的工作都是把美呈现给读者和观众,最终的目的都是让受众得到美的熏陶和教育。”为人民群众写作是他一直以来坚持写作的动力。

每去一个城市,黄成松都会用心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人文。“在南京,我徘徊于秦淮河畔,面对六朝古都的厚重文化,我会心跳加速;在兰州,我伫立于中山铁桥,看黄河水向东流去,我会感慨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兴会感慨间,一首诗或一篇散文,就在心中悄悄埋下了种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回忆起双脚曾经踏过的土地,黄成松仍记忆犹新。

大学毕业以来,黄成松在电视台当过编导,也在政研机构从事过大数据产业发展的研究工作,后来进入党委秘书处从事秘书工作,为市委领导提供文稿综合服务。“这个工作比较特殊,要写出高质量的公文,加班加点、熬更守夜是家常便饭,有时候还需要下基层调查研究。”他说,“虽然工作比较辛苦,但能让我更多地接触到人民群众。他们作为历史的创造者,我尊敬他们、爱护他们。人民群众的生活和诉求,是我工作和创作中重点关注的内容。”





用文字展现贵州魅力


过去的贵州比较封闭和落后。近十年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贵州人民的辛勤努力下,贵州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66个贫困县全部出列,923万多人脱贫,经济增速连续10年位居全国前列,彻底撕掉了多年来绝对贫困的标签,创造了赶超进位的“黄金十年”。“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贵州人,贵州的发展让我感到欣慰。”黄成松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的信访工作,在和群众交流、相处时,他感受到民众的淳朴。“我的创作立足于贵州大地。”黄成松说,“贵州秀美的自然风光、浓厚的民俗风情、悠久的历史文化,给我的创作提供了丰厚的土壤。这几年贵州翻天覆地的发展变化,贵州人民勤劳拼搏的精神,给我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他认为,大数据时代人们的文化语境越来越同质化,地方性文化逐渐被人们遗忘甚至抛弃。抢救地方性文化,比如方言、民歌、民谣等迫在眉睫。“我想通过我的创作,唤醒人们对地方性文化的重视和记忆。”

“我们所处的时代,伴随着疫情、战争等社会危机。一定程度上来讲,北宋大哲学家张载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放在今天仍然没有过时。”黄成松认为,作家们应该深入到黎民百姓的生活中去,和这个时代的人们同频共振,同甘共苦,用文字点亮人们心中的光,燃起人们心中的希望。“一个作家需要及时、敏锐地介入现实,融入人民的生活、命运、情感,传递真情,描绘美好,定格感动,写出生活的活力。用真挚的情感和心灵体验,写出时代的气象、历史的蕴藉,写出无愧于时代的良心作品。”这是黄成松对自己一直以来的期许,也是他对于作家这份职业的庄严承诺。

(转自“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校友会订阅号”,2022-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