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成立的民族文化传播研究学术团队历任负责人为高卫华教授、黄迎新教授,目前负责人为陈峻俊教授。骨干成员来自新闻学教研室、广播电视学教研室、广告学教研室。该团队能形成合力,较好地完成各项任务,是一支务实肯干、奋进敢闯的团队。2016年民族文化传播研究中心被学校批准为校级研究中心。
团队成员的突出表现受到各级校友和领导的表扬。近五年,团队圆满完成上级交给的校庆70周年宣传片拍摄任务。每两年举办一届的全国大学生民族影视作品大赛获得多方赞誉。组织骨干成员暑期申报国社科重大项目;每年寒假举行线上线下学术讲座打磨成员拟申请项目。同时,团队提倡教学科研相互促进,团队成员的三个组成专业中,新闻学是国家级一流专业,广告学与广播电视学是省级一流专业。团队成员申报的各级教研项目获得立项近40项;获得省级教研成果十多项;指导学生在省级以上科创比赛中获奖近200项。
一、团队目标:
为民族地区特别是中南部民族地区的文化传承与保护、媒介生态建设、民族文化影像与新闻传播等方面提供有建设性的对策,形成“产、学、研”互动共进,解决民族地区文化传播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同时,本研究中心致力于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与新闻传播理论体系,为民族地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服务,为民族地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服务。
二、团队思路:
围绕特色与优势,继续巩固已有研究,鼓励年轻学者加入团队后找到研究方向,通过定期举办学术会议与参加研讨等形式,扩大知名度与增强凝聚力。
(一)继续加强科研课题申报、论文发表等方面的工作,尤其是维持国家社科项目和C类D类刊物的持续发展态势。
(二)组成假期民族地区调研的小分队,予以经费支持,在民族文化与新闻传播、民族地区媒介生态、民族地区品牌传播等领域有更多满足民族地区需求的研究。
(三)充分利用高校影视学会民族影视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新闻史学会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研究委员会两个阵地,更多鼓励本团队成员参与两个组织的工作,扩大团队对外影响力。
(四)坚持以书代刊的形式出版民族文化与新闻传播各专题研究,成为团队、相关研究者、研究生发表成果的平台。
(五)对团队经费进行合理使用规划,在符合财务政策的情况下加大经费的使用。
三、团队特色:
以新闻传播学科教师为核心,围绕民族新闻、民族品牌传播、民族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传播等研究领域开展中南部特色研究,在全国民族文化传播研究领域已有一定的知名度。
(一)团队成员主要运用新闻传播学相关理论研究民族文化传播的规律、战略与方法,研究优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效果的路径。借助相关学科优势,拓展新闻传播学交叉研究领域,推动民族文化与新闻传播的理论创新。运用视觉传播和文化传播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民族文化影像传播。
(二)通过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保障了本学术团队的有效运行。
1、设立3个研究所,重新分配研究人员,形成战斗小分队。3个研究所:民族影视传播研究所、民族地区媒介研究所、民族地区品牌研究所。由此可以聚焦研究对象,形成团队聚合力。
2、制订团队科研奖励办法,以绩效鼓励成员开展高层次研究,优先资助出版著作、论文发表、外出田野调研者。
3、开展多种形式的内部讨论和交流。每学期至少开2次内部研讨会,成为内部交流信息、碰撞学术思想和讨论团队发展的主要方式。另外,通过QQ群、微信群、微信订阅号等形式发布重要会议信息,将线下学术讨论延伸到线上。
(三)以课题申报为驱动力,引领开展学术研究。
(四)以论文发表为考核指标,鼓励团队成员集腋成裘。鼓励成员克服畏难情绪,各自制订研究计划,脚踏实地开展研究。
(五)以对外影响力为最终目标,不断扩大团队声誉。
四、团队优势:
团队有“四力”:活力、潜力、凝聚力、影响力。学科互补,成果扎实。
1、年轻有为。近1/3为教授, 90%为博士学历。形成以中青为核心骨干力量的学术梯队,70后为主力,80、90后在后承接。
2、学科互补。主要是新闻、广告、广播电视等专业教师。聚集在“民族文化传播”旗帜下,开辟新的领域,形成一股合力。
3、学术潜力。从2019年12月至今,共获得16项纵向课题,其中国家社科3项、湖北省社科2项、国家民委2项、中央高校专项9项。团队1名成员获得全国青教赛二等奖,1 人获得中国节日影像志立项,两人入选教育部中宣部双千计划(2020、2022),充分证明成员有竟争力,有实力。从2017年12月至今,本研究团队发表论文41篇,其中CSSCI刊源达20篇,包括《新闻与传播研究》(1篇)、《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篇)、《现代传播》(2篇)、《新闻大学》(1篇)、《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学报(人文社科版)(4篇)。
4、举办各类活动增加凝聚力。以团队名义连续举办全国性研讨会与大赛,举办中国新闻史学会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研究委员会常务理事会与学术论坛(2016年),举办第第一届至第四届中国高校影视学会民族影视专业委员会全国大学生民族题材影视作品大赛(2017年至今),湖北省新闻传播教育学会年会(2022年,待办)。
5、学术影响力持续增强,在民族文化传播领域获得更多的话语权。2019年陈峻俊当选中国新闻史学会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学会副会长,2021年黄迎新当选中国高校影视学会民族影视专业委员会副会长。至此,民族文化传播研究两大组织均有金沙威尼斯领导席位,湖北当地学界、业界也认可金沙威尼斯为民族地区培养新闻传播人才的突出贡献,均说明金沙威尼斯该领域的研究获得同行认可。